關於心理學

《晚酌的流儀》講述在不動產公司擔任業務的伊澤美幸,每天努力地工作,無論深蹲、走樓梯、桑拿等行動,一切都是為了能在晚上吃著自己想吃的美味菜色、搭配不同酒具的啤酒,快樂地說一聲「太美味了」的日常生活故事。

知名男星布蘭登費雪以《我的鯨魚老爸》拿下睽違多年的奧斯卡男主角殊榮,不僅是布蘭登費雪多年沉寂後響亮的動人之作,他自身的經歷也隨著這部影片的成功,把那些辛苦的歷程也揭露出來,彷彿這幾年在身心上的煎熬經驗,揉和成了角色的骨血,雖然所面臨的遭遇並不相同,但帶給人的衝擊與震撼力道之大,令觀眾動容落淚,為男主角-查理的狀態與吶喊,也感受到演員所經歷的生命歷程之苦。

回首我們的年少青春經驗,可能最難以忘懷的(無論是好的感覺或是壞的感覺)可能都跟升學有關,而升學階段,要面對的不只是青春期特有的衝擊,卻也同時在對未來的自己做出定位,曖昧模糊充滿探索的時期,繼承載了生命力與爆發力,也負擔著劇烈的變動,對許多人來說,可能都還記得當時的忐忑不安,彷彿做錯了決定,未來的自己也會付上代價,社會建構下的升學制度會讓我們相信,那時所做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。

「我看了很多的書,每本書都叫我愛自己,但到底什麼是愛自己啊?」「心理師,愛自己的方法到底是什麼?」「我都是想幹嘛就幹嘛,買東西,吃東西,這應該就是愛自己吧?」

再過幾天,今年就要過完了,12月初開始,就有一堆的貼文在提醒我們,帶領我們去回顧今年做完哪些事情?發生了什麼?在一年的時間裡,也許在過的當下連一秒都覺得漫長,現正是回頭檢視自己的時刻,這一年的時間裡,我們是怎麼度過的?

一直到看完整齣劇,懸在心中的某種疼痛,好像才在擁抱且和好的女主角,晴朗的海岸邊放了下來,這是柔軟的編劇,給了受苦的女主角林晨曦,一個開闊又自由,溫柔的結局,然而我卻深深明白,這樣的一段路,對於相似遭遇,或是現實生活中的林晨曦來說,都仍是倖存與復原的漫漫長路。

那一面牆壁困擾了我們很久,凹凹凸凸的壁癌請了很多師傅來看,給的建議都是大樓老舊了,這是外牆滲水,能補救的有限。我眺望了一下窗外,十層樓高的地方,要做牆外防漏,也真的太高難度了,我們無奈地接受,這面醜牆,可能只能塗脂抹粉掩蓋她的缺陷了。

到了10月底,正是同志驕傲的月份,今年同志大遊行已是第20屆,走過20個年頭,從第1屆的主題「看見同性戀」到今年的主題「無.限.性─解構框架,性/別無限」,一直嘗試的是從看見到實踐的歷程,解放著所有對性的壓迫與刻板印象,讓每個人的身分與認同都能展現無限多元的可能性,讓任何人都不需強調自己的身分,並可以保有自己的認同,社會不會因為你的認同而任意評斷你的價值。

還記得嗎?媽媽在你生日時微笑著對你說:「吹完蠟燭、吃完蛋糕,你就長大了喔!」;在學校跟同學大打出手,老師在辦公室對你大吼:「你能不能長大一點啊!」;畢業進到職場後,你拿第一份薪水請家人吃一頓好吃的,爸爸在餐桌上有感而發:「你真的長大了呢......」;有一天凌晨,你莫名地從夢中醒來,伸手拿手機,順手點開臉書的APP,耳邊響起坐你旁邊的小實習生說:「蛤?你還在用FB?你好老人喔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