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診日記:內在的覺察需要刻意練習

2022-12-15

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朱晏姍心理師

疫情爆發的三年以來,社會氛圍從避之唯恐不及,到施打疫苗後的確診無敵星星,再到後面的無確診天選之人,可以看見大眾對Covid-19確診隔離的態度,越來越寬心,而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,作為心理師的我,迎來了確診。

比起確認所有的物資跟視訊診療,我更優先開啟行事曆,趕忙確認一周內的所有行程,聯絡單位處理緊急狀況,並致上萬分的歉意,即使所有事情都處理到告一段落,我的心還是懸在隔離的這段時間裡,我錯失了多少工作、損失了多少賺錢的機會,還有這次確診帶給多少人麻煩,那些懊惱的情緒一直在腦海裏面繞著,直到第二天半夜夜咳,喉嚨的強烈刺痛感交織著無法緩解的搔癢,咳到眼淚都逼出來了,才驚覺「明明確診最不舒服的是身體,怎麼我卻優先照顧了工作...」

我想很多確診的人可能跟我一樣,面對強制停止的生活節奏有著不適感,被現實生活的各種東西追著跑,眼下的狀況正是身體創造條件讓我們休息的時刻,於是,隔天一早,我做了三件事情:

  • 幫自己準備一碗容易吃的食物

喉嚨痛其實是什麼東西都不會想吃的,尤其Covid-19有個很經典的味覺、嗅覺喪失的症狀,會讓吃東西失去些許樂趣,所以任何容易吞嚥的食物都是好選擇!而我為自己選擇了一碗簡單的清粥,刻意拉長食物停留在口腔內的時間,練習感受除了味覺之外食物本身的質地,是稠的、綿密的,也讓食物在口腔內的觸及面積增加,讓舌頭側邊也能感受到食物,驚奇的發現「阿~原來舌頭側邊的味覺還在呢!」

  • 設下開始工作的條件

夜咳的眼淚帶來了新的覺察,但工作狂舊的擔憂仍然存在,矛盾之際,為自己設下內耗的停損點,我依據自己目前身體不舒服的狀態,以及工作需要使用的工具─聲音跟大腦,條列了幾個指標

  1. 咳嗽每小時少於一次
  2. 清醒時間不要有暈眩感
  3. 喉嚨的刺痛感完全消失

在達到這些條件前,我「沒有權利」繼續操我辛苦的身體,而我知道,這個不舒服的狀態其實不會真的持續這麼久,我需要的只是一再注視著眼前最重要的事─陪伴這個辛苦的身體。

  • 想睡就睡

確診帶來的不舒服感是綿延不斷的,說要休息也不完全真的可以安穩休息,還要抵抗吃藥帶來的口乾舌燥、咳嗽咳到醒過來等狀況,睡眠品質是對半折扣,加上身體修復需要大量的睡眠,所以只要有睡意出現,我都是從善如流,捨不得睡這種事情還是等開啟工作模式後再來吧!

當然,在之後的幾天裡,並不是只需要去抵抗工作狂因子躁動,還有時間流逝的不一致感、擔憂被遺忘的孤獨感等,刻意放慢的腳步會放大所有以前我們所忽略的,而身體很誠實,肌肉也會刻下確診後的肌力不足印記,我們需要時間和耐心,像我們在確診的這幾天裡一樣,刻意練習,整理好自己,相信自己可以用自己的節奏,跟上身邊人的生活腳步的。